不了解肇事逃逸算全责吗
不了解肇事逃逸的状况下,未必算全责。
1.依据《道路交通事故处置程序规定》第六十一条:
虽然逃逸行为在通常情况下会被认定为承担全部责任,但这并不是绝对。
假如当事人逃逸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追究,而后续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,那样可以适合减轻逃逸当事人的责任。
假如逃逸当事人同时存在故意破坏、伪造现场或毁灭证据的情形,则不予减轻责任。
2.在处置肇事逃逸案件时,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对各方的责任进行认定。这一认定过程需要在现场调查之日起10日内完成,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。
3.假如案件涉及交通肇事逃逸,那样在查获交通肇事汽车和驾驶员后10日内也需要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。
4.对于需要进行检验、鉴别的案件,则应当在检验报告、鉴别建议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认定书。
2、肇事逃逸的交规扣分标准
关于肇事逃逸的交规扣分标准,明确为扣12分。
1.依据有关规定,驾驶员有导致交通事故后逃逸,尚不构成犯罪这一违法行为的,一次记12分。
2.应该注意的是,认定逃逸存在一个首要条件条件,即行为人对肇每件事故应是明知的。假如行为人对肇每件事故不明知,而开车继续行驶,主观上没恶性,那样所谓的“逃逸”是不可以成立的。
因此,在判断是不是为肇事逃逸时,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和客观行为。
肇事逃逸后的责任认定步骤
找法网提醒,肇事逃逸后的责任认定步骤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:
1.现场调查: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,会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。他们会采集现场证据,包含汽车痕迹、目击者证言等,以确定事故经过和各方责任。
2.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:在现场调查完成后,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在10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。这份认定书会详细记录事故经过、各方责任与认定依据等信息。
3.公告与送达:假如事故涉及肇事逃逸,那样在查获交通肇事汽车和驾驶员后,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也会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,并通过公告或送达的方法告知有关当事人。
4.检验与鉴别:假如需要对汽车或有关证据进行检验、鉴别,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在检验报告、鉴别建议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。
5.后续处置:依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结果,有关当事人或许会面临行政处罚、民事赔偿或刑事责任等后果。因此,在收到认定书后,当事人应准时知道我们的权利和义务,以便妥善处置后续事宜。